五车齐发 技术赋能,深蓝汽车以“奔跑”之姿开启新篇章

2025-09-15
来源:品牌方

近日,一场盛大的秋季新品发布会在重庆悦来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深蓝汽车以“奔跑”为主题,通过跨越重庆与慕尼黑的全球联动,密集推出五款重磅新品。这场发布会不仅是深蓝短期内产品势能的集中爆发,更凸显出在新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赋能下,品牌在产品技术、全球化与组织能力上的全面进阶,也让外界清晰地看到其向“世界一流电动车品牌”冲刺的战略野心。


图片6.png


产品矩阵:五车精准卡位,技术硬核托底

产品是品牌“奔跑”的核心载体,而技术则是产品竞争力的根本。此次深蓝发布的五款新品,既紧扣“技术立本”,又精准覆盖不同价位与用户需求,形成差异化竞争矩阵,每款车型都承载着明确的市场使命。

全新深蓝S07以15.69万-17.39万元的预售指导价冲击中型SUV市场。深蓝S07自2024年发布以来已经成为月销过万的大单品,此次焕新,聚焦设计、智能、动力、底盘四大维度升级:内饰豪华感大幅提升,标配华为乾崑ADS SE,升级骁龙8295P座舱芯片,续航和能耗也进一步优化,旨在将“高价值”与“科技平权”深度融合,巩固15万级市场竞争力。


图片5.png


深蓝S09超长续航超充版瞄准30万级家用大六座SUV市场。后驱Ultra+超长续航版27.99万元,四驱Ultra+超长续航高定版30.99万元,核心突破在于解决家庭用户续航焦虑——搭载宁德时代骁遥增混电池,纯电续航达310km,支持5C超充,同时首搭华为乾崑ADS 4,以“超级增程+智能升级”组合,重新定义该细分市场价值标杆。

全球首次亮相的深蓝L06定位“长续航磁流变激光智能轿跑”,主打追求极致驾控和潮流智能的年轻群体。其亮点集中在三项顶尖技术:国内首搭与法拉利296 GTB 同款磁流变悬架系统,与苹果A18芯片同制程的3纳米车规级座舱芯片,以及搭载与特斯拉同原理一段式端到端驾驶辅助算法。深蓝汽车董事长邓承浩在媒体沟通会上特别提到“关注操控的用户一定要体验,感受它的独特价值”,这款车也被视为深蓝打开全新细分需求的关键。


图片4.png


此外,DEEPAL S05和DEEPAL S07同步登陆欧洲市场,其中DEEPAL S05在慕尼黑车展完成欧洲首秀。作为深蓝“全球大单品”,DEEPAL S05已在海外显现出爆发力,哥伦比亚单月销售三四百台,埃及单店月销突破三百台,泰国工厂也在全力生产以供应东南亚市场。按照规划,两款车未来将覆盖至15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海外销量“粮仓型”产品。

邓承浩表示,这一轮新品的推出并非偶然,而是基于两年前启动的产品规划。他提到,深蓝正通过“双20原则”推动技术迭代——新一轮技术要比上一轮技术性能体验至少提升20%,成本降低20%。这种以技术创新驱动产品竞争力的策略,正是深蓝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奔跑”的核心底气。

全球化布局:从70国到150国,“中国智造”加速出海

深蓝的“奔跑”不止于国内市场,更体现在全球化布局的加速推进。作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海纳百川”计划的核心载体,深蓝仅用一年半就完成70余个国家的市场覆盖,这样的扩张速度在新能源品牌中尤为突出。

从当前海外表现看,深蓝已形成“区域突破、全球扩散”格局。除DEEPALS05在哥伦比亚、埃及的亮眼销量,其在东南亚市场也快速上量,泰国工厂产能重点倾斜这款主力车型。邓承浩透露,深蓝海外销量今年已达几万台,明年目标突破十万台,海外市场占比正持续攀升。


图片3.png


此次慕尼黑车展的跨洋联动,是深蓝全球化战略的重要落子。发布会当天,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总经理赵非在慕尼黑主持DEEPALS05欧洲上市环节,重庆主会场通过直播同步呈现,这种“中欧连线”既展示了全球化执行力,也向欧洲市场传递“中国智造”的技术实力。按计划,9月内DEEPALS05、DEEPALS07、深蓝G318还将在30天内完成多国上市,进一步扩大全球覆盖。

值得关注的是,新央企背景为深蓝全球化提供了关键支撑。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后,补齐了深蓝在产业链协同上的短板,上下游资源整合能力提升——既保障了海外市场产品供应,又通过协同创新降低成本。邓承浩提到“现在链条兄弟更多,协同降本和创新的机会更大,这让我们对全球化更有信心”,这种产业链优势也让深蓝在海外市场的价格与品质竞争中更具主动权。

未来,深蓝计划将海外市场覆盖至15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产业出海、服务出海”的全面升级。正如“奔跑”主题所传递的,深蓝正试图将国内新能源发展的“中国速度”,转化为全球市场的“深蓝速度”,成为新央企品牌出海的典型样本。

组织补位:“智电双全”搭档,激活品牌营销动能

若说产品与全球化是深蓝“奔跑”的“双腿”,那么组织能力升级就是驱动“双腿”加速的“引擎”。此次姜海荣出任深蓝汽车CEO,正是为品牌补位,注入新动能的关键举措。

公开信息显示,姜海荣拥有二十年华为、荣耀从业经历——十年专注技术与产品研发,覆盖手机产品线与软件开发;十年深耕市场营销,横跨国内外市场,熟悉欧洲运作,且掌握华为IPD、IDMS等体系化管理方法,而邓承浩是做汽车电动化出身,更擅长技术。姜海荣的加入,正好与邓承浩精准互补,形成邓承浩“带电”,姜海荣“带智”的“智电双全”组合。


图片2.png


从协作模式看,两人聚焦“高效、扁平”。邓承浩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当前核心是帮助姜海荣快速融入团队与业务,“一个月内让他吃透所有业务”;未来将遵循“扁平化组织”原则,邓承浩聚焦产品技术与战略规划,姜海荣主导经营与市场破局,相互授权、相互赋能。入职首日,姜海荣便随邓承浩参加媒体沟通会,后续还将对接股东、经销商与供应商,这种“快速融入、高效协同”的模式,也契合新央企“效率优先”的运营逻辑。

对深蓝而言,姜海荣的价值不仅是补位营销,更在于注入ICT行业的用户思维与品牌叙事能力。过去,深蓝因聚焦产品参数、缺乏用户共情被诟病“直男式营销”,而姜海荣提出“产品不能是品牌方认为好,要消费者认为好才是真的好”,强调“从用户视角出发,通过有效沟通把产品差异化传递给用户”。这一思路已落地:在深蓝启动的“客户面对面”活动中,管理层会直接倾听用户意见,邓承浩提到“用户反馈我们推广不给力,我们会针对性改进”,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调整,正是ICT行业经验的直接体现。

此外,姜海荣的全球化视野也将为深蓝海外业务助力。他曾负责荣耀海外营销,对欧洲市场用户需求、渠道运作有深入理解,而当前深蓝正处海外扩张关键期,其经验将帮助品牌更好适配全球不同区域市场,进一步加速全球化进程。


图片1.png


从整体看,深蓝此次五车齐发与组织调整,并非孤立的市场动作,而是新央企背景下战略布局的集中体现:产品端以技术构建差异化优势,全球化方面以速度抢占先机,组织层面以“智电双全”补位短板,三者相互支撑、赋能,推动品牌从“技术型企业”向“兼具技术与市场竞争力的全球化品牌”转型。

在“十五五”新能源行业大洗牌的关键节点,深蓝的“奔跑”不仅是自身发展需求,更是新央企在新能源领域承担“高质量发展支柱、科技突破中坚、全球出海引擎”使命的体现。未来,随着“智电双全”优势持续释放,深蓝有望在新能源下半场中“奔跑”出更清晰的品牌形象与更坚实的市场地位,也为“中国智造”走向全球提供更多实践经验。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更多新闻稿
声明

1、本站所展示的图文内容仅为品牌方对外宣传的广告信息,品牌方对其合规性负责。

2、任何机构不得将本站所展示的图文内容用于其他用途,取的授权的情况除外。

3、本站所展示内容如有错误的情况,品牌方可联系管理员删除。

微信加粉
添加微信